>本报关注

春天诗人李群采风随笔:走进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平海村

时间:2022-08-01 20:36:54 来源:澳门都市报 人气:

澳门都市报讯:(通讯报道:叶帝禄)杨发明是遵义市公安局播州分局的一位退休民警,是播州区马蹄镇平海村人。虽然平时他更多的时间住在市区,但他也经常回自己的家乡看望父老乡亲,因为他是一个家乡情节很深、很热爱自己家乡的人。他说他现在虽然已经进入老年人系列了,但他永远是平海村的儿子,因为他在平海村出生、长大,然后外出求学,最终成为原遵义县公安局(现遵义市公安局播州分局)一位保一方平安的人民警察。认真履职了三十几年,如今他已经光荣退休。

杨发明是通过加我微信后与我成为朋友的,但他和我一直没有见过面,只是经常利用微信和电话进行交流。去年以来,杨发明多次邀请我,希望我有时间到他的老家采风。我当时立马答应,在合适的时间再去他老家。 2022年7月30日是周六,我正好不上班,杨发明又邀请我了,同时他还邀请到了遵义著名书法家、诗人陈金石老师。于是我和杨发明一起各自开车从遵义市区出发,我跟在他车子的屁股后面跑,先走高速,然后又走乡镇公路和乡村公路,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子,终于到了他的老家——播州区马蹄镇平海村。

平海村位于马蹄镇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由于和遵义市区有一定的距离,交通也不是非常方便,加之长期以来宣传力度不够,别说是外地的文艺界人士和游客了,就是遵义本地的,很多人也并不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独特,所以长期以来到那里采风、观光旅游的人比较少。

在前往平海村的途中,经过茅坪水库时,杨发明指着碧绿的湖面对我说,这就是我们马蹄镇的大水缸。这个水库虽然位于我们村隔壁的长远村,但水源的发源地是洪关山脉,是从我们平海村流过来的。我回他说,马蹄镇的老百姓真幸福啊,每天都喝这种纯天然的山泉水啊!

时下,大暑节气刚过不久,正是遵义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我到了平均海拔高达1200多米至1400多米的马蹄镇平海村辖区时,突然感觉天气变得凉爽。一路上,映入我眼帘的,都是绿水青山。在公路两旁的田间地头里,各种农作物正在抓紧时间成熟,我不时停车,用手机镜头记录下各种丰收的景象。期间,杨发明用手指着个头长得比我还高、但却纷纷低着头的高粱作物对我说,这些高粱很快就要成熟变成漂亮的红高粱了,那时看着更舒服。杨发明还说,高粱主要是用来酿酒,这些高粱收成后,它们的保底价是一公斤十多块,早就被遵义仁怀市茅台镇的酒厂老板们提前预订了。

平海村的核心地带是平海绿色稻鱼基地,村两委办公楼就位于核心地带内。我看见这个稻鱼基地地理形状为从高山逐步斜向低矮处的长条形。其实如果从空中俯拍,平海村整体上是个盆地形状,中间是凸出来的一座长条型矮山,整个地形像遵义市区,中间的山酷似遵义市凤凰山。据说明朝时期遵义土司杨应龙曾打算在这里建设水库,但因为那个年代各方面条件限制,最终杨应龙不得不放弃了在这里建设水库的想法。平海村稻鱼基地的水田里的水稻绿油油,发源于洪关山脉的洪关河从基地中间川流而过。基地的中间位置低洼,周边地势逐步升高,零星分布着村民的高低不一的楼房。我虽然不是摄影家,但我是一个懂得欣赏风景的人。所以,我不时拿出手机,把眼前的山村景色咔嚓进我的手机相册里。

杨发明发现我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便告诉我说,每年三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平海村一片金黄,又是另一番美丽景象了。后来我又了解到,其实在每年冬天,平海村的父老乡亲在田间地头种植的油菜就已经长到了一定的高度。虽然那时油菜花还未盛开,但却也有特别的风景。只要一下雪,平海村核心地带周边连绵的山峰会就被白雪覆盖。那时,平海村会让人感受到瑞士野郊的异国风情,别有一番情趣。

杨发明的爱人李帮会自豪地向我介绍说,由于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平海村作物生长时间较慢,加上用于灌溉的是洪关山脉流出的山泉水,这里生产的大米煮成米饭口感非常好,味道香喷喷,被称为“平海大米”,成为播州区马蹄镇的一张特产名片。而且,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马蹄镇和平海村的干部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做文章,引导农民们在稻田里养鱼,使平海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绿色稻鱼基地。为了印证李帮会的话,我两次试着走到稻田旁,准备弯下腰去看田里是不是真的有鱼,两次都被突然一跃而起的肥大鲤鱼刺激到了神经。

由于时间关系,在平海村,我成为了一个行摄匆匆的人。我经过每位老乡家门口,看见晒在场地上晒着的红辣椒、黄豆、黑豆等农作物果实,我都要蹲下来捧在手上闻一闻,并让人拍照留念。我也是一个在农村出生、长大的人,今天在农村看见这些农作物,看见农民们辛勤的汗水,就会想起我的故乡福建莆田,想起我小时候我放暑假、寒假时帮母亲干农活的情形,想起中国的农民们真不容易,当然也会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著名诗句。所以,我们中国人不但要把粮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且还要做到节约粮食,不要铺张浪费。

在平海村采风期间,杨发明还带我参观了南北朝古记岩墓、清代引水工程等一些古迹,并耐心细致进行解说,让我感觉他就像是平海村旅游景区的志愿者导游。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平海村的花尖坡解放军战斗遗址、白岩沟溶洞、穿洞农耕文化遗址等一些景点我最终无法一一走到,这给我的这次平海之行留下了遗憾。

平海村是贵州典型的美丽山村,生态环境一流。村内除了良田和村民住宅外,剩下的就是茂密的森林资源了。那里各种树木参天,鸟语花香。在平海村办公楼旁,一棵树龄150年高高的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傲立天地间。当地一位村民对我说,每年八月特别是中秋节前后,这棵桂花树都会开出密密麻麻的桂花,由于花香弥漫,桂花树旁边那片农田对面的村民都会闻到浓浓的花香。前些年有人出价五万人民币要买走这棵桂花树,当地的村民不同意,说出多少钱都不买。我回答那位村民,这棵桂花树是古树,是你们村的风水树,不但不能卖,还要保护好。由于村民们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随处可见燕子在村里飞来飞去。在热情好客的村民杨绍明家,我看见一个燕窝。我们正在屋里吃李子和西瓜时,一只可爱的燕子旁若无人地飞进来,又旁若无人地飞出去。杨绍明笑着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家,也是燕子的家。

在平海村采风期间,杨发明还当着我的面,向村民们推介我,介绍我的诗歌《活着就是春天》和我的励志人生故事,以此激励村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甚至当场叫多位村民用手机百度“春天诗人李群”,在网上去搜索我的诗歌和我的励志人生故事。这可以算是我到平海村采风的一个花絮了,让我感动。我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来平海村采风,或做一场“春天诗人李群励志人生分享会”,和村民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人生。

由于平海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原始的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所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在我即将离开平海村时,作为一位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退休人民警察,杨发明对我说,希望有关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并走进他的家乡,到平海村观光旅游。当然他更希望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到平海村投资兴业,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以此更快推动平海村社会经济发展,让乡村振兴的各种政策在他的家乡放出更耀眼的光彩,让他的父老乡亲们生活得更幸福。

我相信,有党的乡村振兴英明政策引领,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加上平海村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杨发明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平海村的明天会更好!

*********************

春天诗人李群简介:

李群,笔名“阿群”,福建莆田人,拥有“春天诗人”雅称,中共党员,遵义公安民警,业余时间主要进行诗歌、散文创作。诗歌代表作《活着就是春天》在全国引起广泛共鸣,“活着就是春天”这一名句已成为全国成千上万人生磨难者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座右铭。

曾被全国公安文联授予“第二届中国公安诗歌年度诗人奖”,六千字散文作品《林海深处的警察蓝》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优秀作品奖”,散文作品《从警路上,让梦飞翔》荣获“红花岗区建国70周年征文一等奖”,并曾被评为红花岗区第一、二届优秀文艺工作者。因爱岗敬业和利用正能量的诗歌作品鼓舞人帮助人,2019年春节受到公安部党委的亲切慰问,2020年被贵州省公安厅政治部荣记个人二等功。

因身患多种疾病以诗歌为精神良药,于201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诗歌、散文创作,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励志诗歌作品。因很多诗歌作品都是在病痛中创作而成,被中国著名诗人李发模先生称为“用生命写诗的人”。诗歌被收入多种诗歌典籍,并被海外华人艺术家、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台主播、朗诵艺术家、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广大朗诵爱好者们广泛朗诵。诗歌代表作《活着就是春天》近年在全国引起广泛共鸣,至今热度不减,在网络和线下被不断朗诵传播,并被作为3分考题编入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已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李群诗选》和《活着就是春天》两部,在中诗网推出个人电子诗集《人间烟火是最美的风景》和个人散文集《人生如井》。系中国诗歌学会、全国公安作家协会、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理事,遵义公安文联常务理事,红花岗区作协副主席,中诗网签约作家,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会员,遵义南方白酒中等专业学校特聘生命教育导师。

近年应邀多次到全国各地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曾应邀到北京参加电影《我不是药神》全球首映式典礼和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慢粒医疗大会,被安排在现场分享自己与命运顽强抗争和诗歌创作的励志人生故事,诗歌代表作《活着就是春天》在现场被朗诵艺术家朗诵。近年因帮助了500余名人生磨难者打开心结、让15名准备轻生者重拾生活信心,而被全国广大读者称为“民间心理医生”、“健康使者”、“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人”。从2018年8月至今,已应邀到河北张家口、吉林通化、河北沧州、内蒙古包头、北京、贵阳、遵义、武汉、澳门科技大学(视频分享)等地举行了26场“春天诗人李群家国情怀、励志人生公益分享会暨诗歌作品朗诵会”,受到热烈欢迎。

责任编辑:焦晓东

 

 

關於我們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報社人員 記者查詢

 

聯繫電話:+853-63221269    電子郵箱:aomendushibao@163.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2706-9265

Copyrights 澳门都市报 2018--2020 www.aomendus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